纵览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布局,苏浙沪自贸区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合力
纵览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布局,可以发现有几个特点:
第一,沿海省份已实现自贸试验区全覆盖,占已获批自贸试验区数量的比重超过60%。
总体来看,沿海省份开放较早,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大多已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和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自贸试验区在沿海的全覆盖布局,有助于沿海地区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破解发展瓶颈、拓展发展空间、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内陆自贸试验区集聚布局,以制度创新引领中西部加快发展的使命凸显。
内陆5省份(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自贸试验区集中连片布局,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遥相呼应,成为中西部开放的新高地。
与沿海省份不同,内陆省份自贸试验区的战略使命,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快发展,助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实施。
第三,边境省份自贸试验区的设立,预示着国家沿边发展战略有了新的思考。
边境3省份(广西、云南、黑龙江)均属于此次新批的自贸试验区,分别面向东盟、南亚、东北亚地区开放合作。
一方面,有助于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引领作用,增强对周边国家(地区)的集聚辐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强化我国和周边地区的战略合作,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地缘政治稳定。
值得提出的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个特殊的存在。它不仅创造了众多的“第一”,全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第一个实现扩区的自贸试验区、第一个增设新片区的自贸试验区,还产生了像负面清单、FT账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证照分离”改革、事中事后监管等一大批首创式的制度创新。
特别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的设立,以及明确提出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等目标导向,将推动上海在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和管理体制政策、真正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进一步加大创新突破力度,产生更多重大制度创新成果,继续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当前,全球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全国新一批自贸试验区的先后落地,预示着我国自贸试验区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所承载的使命目标、创新方向、探索重点等也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自贸试验区将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核心载体。当前,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泛起,经济全球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18个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和建设,不仅向全世界宣示了我国主动加大开放力度、深度融入全球化的决心和意志,其也将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的核心载体和重要抓手。
未来的自贸试验区,不仅仅是制度创新的高地,也是各类资源要素加快集聚的宝地,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先行之地。
第二,主动适用国际标准和通行规则将成为自贸试验区的努力方向。我国设立自贸试验区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发达国家区域贸易协定中提出的一系列国际贸易规则和标准,如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标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竞争中立和市场透明等。
只有先融入,才能一起玩;只有实力强,才能谈引领。自贸试验区要率先主动适应和适用这些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积累新形势下参与双边、多边、区域合作发展的经验,也为我国参与新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真正对标国际一流自由贸易园区成为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目标。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方向是成为真正的自由贸易园区。
国际上对自由贸易园区的定义,是高度的自由化、真正的境内关外、较低的税率、实行特殊监管等,我国自贸试验区在这方面还任重道远。
因此,下一步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探索,开始进入“深水区”“险滩区”甚至“无人区”,涉及到立法层面、制度层面的调整突破,需要更大的魄力、更强的合力,来啃下一个又一个的“硬骨头”,打造一批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园区。
第四,自贸试验区与其他功能的叠加融合将加快推动集成创新突破。18个自贸试验区的联手布局,有助于在制度创新层面的联合探索。
比如,江浙沪自贸试验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可以共同发力、形成合力。
同时,自贸试验区和其他功能区域也将进行叠加创新、融合创新和集成创新,如上海自贸试验区张江片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双自联动”,成功探索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试点。这也有助于自贸试验区更好把握市场需求、瞄准痛点开展制度创新,形成更加有含金量、更加接地气的创新成果,以制度创新来激活市场主体的创新发展动力。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绝非单兵突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面积120.7平方公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积531平方公里,叠加区域约65平方公里。当“自贸区”遇见“科创”,“双自联动”应运而生,“双自联动”是指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这是上海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的联动互促。“双自”园区的交错融合,为创新政策叠加、体制机制共用、服务体系共建提供机遇。在具体实施上,双自联动方案分为创新环境、机构集聚、金融开放、知识产权和人才制度5个方面共18条措施。自实施以来,双自联动产生了诸多“1+1大于2”的化学反应,成为推动浦东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五,做好压力测试和风险防范是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扩大开放和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重要任务,这也意味着风险系数上升。
比如,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将在电信、保险、证券、科研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加大开放力度,大部分属于战略敏感和社会民生领域。
因此,要做好开放和创新的压力测试,准确检验制度创新成效,科学评判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针对开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等,做好风险预案、预警和防范,始终确保有效监管、风险可控。